新闻中心
砥砺攻坚破难关,匠心铸造“新通途”——上杭县东门大桥改建及道路连接线钢结构工程项目建设纪实
[ 浏览点击:20 ] [ 发布时间:2025-04-02 ] 字体:[ ] [ 返回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近年来,公司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质量保障为引领,持续深耕民生工程领域,以优质工程彰显建造实力。

2025330日,由钢铁制品公司承建的上杭县东门大桥改建及道路连接线钢结构工程项目正式通车!这不仅是公司在桥梁建设领域精耕细作的里程碑成果,更是福建安装以匠心工艺镌刻的又一项民生实绩。

 

精密部署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时间回到20247月,项目负责人黄宗汉带领团队精心布局、细致规划,编织出一张切实可行的实施蓝图。根据实施方案,项目团队将钢拱吊装的吊耳作业前置至厂内,较现场作业提前十天完成,充分彰显团队高效的执行力与卓越的统筹力。

面对土建工期滞后的不利局面,项目团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难而上。在短短26天里,他们圆满完成24组钢拱支架、26节钢拱节段以及5节风撑的安装任务,不仅满足了县政府提出的2025年年前全桥贯通的迫切要求,更为后续的钢混结合段浇筑赢得宝贵的时间,为3月份的顺利通车提供工期保证。

精益求精

严守项目建设“质量关”

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严守质量关卡,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到质量检测,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

在吊索直线度控制工作中,项目团队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借助高精度测量设备,精确获取钢拱的轴线坐标与里程数据,并将主桥吊点的轴线与里程设为主控点,严格把控两吊点间的直线度偏差,确保其始终处于10mm以内的误差范围,为吊索安装的精准度提供坚实保障。与此同时,项目团队通过实施二次除锈防腐、精细调整线形、严格把控焊缝及涂装外观质量等一系列综合举措,提升桥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数字赋能

点燃项目建设“新引擎”

面对钢拱高宽比大、重心稳定性差、吊装与定位难度高,以及钢混结合段需进行无支撑点定位安装等诸多挑战,项目团队积极运用数字三维技术,为项目建设注入新动力。

在吊装前期,项目团队借助犀牛(Rhino)三维建模技术,对钢拱结构开展1:1高精度参数化建模,通过模拟不同吊点位置、钢索长度以及起重机臂幅的组合工况,在虚拟环境中反复推演吊装过程,精准验证结构的变形趋势。进入吊装实施阶段,团队将犀牛模型与其他BIM软件深度融合,运用算法细致对比实际测量值与模型预测值的偏差,依据犀牛模型的受力分析结果,及时对钢箱梁及钢拱的吊装姿态进行校正,确保结构稳定性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汀江之畔战歌响,前行之路斗志昂。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保持不屈不挠的坚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如磐石的决心,投入到下一个民生工程的建设中,为打造惠民工程贡献福建安装的智慧与力量。(王佳婷/ 黄宗汉、颜子涵/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首页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闽ICP备05010007号